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無房無孩“新富族” 買房生子養老有道

新生代市場監測機構的調研表明,新富階層代表著中國社會成長的方向,也代表著中國財富成長的方向,其中包括公務員、中小企業主、個體戶、金領、銷售先鋒及專業人士等多個群體。而從各家銀行劃分的定位來看,新富階層普遍集中在25至40歲,月收入在1萬至4萬元且擁有一定可投資資產人群。

  調查顯示,新富階層中有近80%的人擁有住房,但是購買房產依舊是該人群未來3年最普遍的生活目標,而買車、生孩子和移民則緊隨其後成為未來3年主要生活目標。

  如何更好的理財?賺錢週刊本期以無孩無房“新富族”為例子,探討“新富族”的理財方案。

  【案例】

  在某外資企業擔任市場部經理的33歲李先生,每月收入1萬元左右,年底會有10萬元左右的獎金。妻子葉子在一家國企工作,月收入1萬元,年終獎1萬元。目前擁有轎車一輛,存款30萬元,10萬元股票和10萬元基金,除社保、醫保外各自還擁有30萬元保額的商業重大疾病保險。目前,夫妻和男方父母住在一起,每月需支付3000元生活費及4000元的房租水電費,此外每月還需2000元左右養車,及每年1萬元左右的商業保險費支出。也就是每月平均支出在1.5萬元左右,過年回家還需額外支出1萬元。

  兩人打算在兩年內生小孩,目前最大的問題在買房。“現在廣州的房價漲得厲害,我們打算購買一套150萬元左右的房子,如果把手裏的錢都付了首付,又擔心家庭的現金流出現問題,萬一老人生病需要錢怎麼辦?”

  李先生的個案算是比較典型的新富階層案例,家庭月收入剛過2萬元,面臨著養車、買房、生子、養老的一系列重壓。

  財務狀況

  1。家庭年收入35萬元

  2。家庭年支出19萬元

  3。資產:30萬元存款,10萬元股票,10萬元基金

  4。保障:30萬元重大疾病保險及社保

  5。其他:一輛轎車,尚未購房

  理財規劃

  1。購買一套150萬元左右的房子;

  2。未來小孩的教育費用問題;

  3。投資狀況分析和建議。

  【問題】

  儲蓄占比過大

  記者:李先生家庭儲蓄比例較高,李先生的理由是要贍養父母,擔心家庭有風險,得手裏有錢才能應對。這種觀點是否正確?

  丁海峰:說到這點,還是跟這個家庭所處階段分不開的,從現在開始一直到孩子出生再到孩子畢業,這個家庭都處於家庭成長期,所以分配應該增加保障和投資的比例,而不應把主要資金放在儲蓄存款。儲蓄存款作為風險準備金可以占收入盈餘的1/5,家庭健康保障占1/5,其餘應用於投資。

  許玉嬋:對於這樣家庭,在收入中50%要給予做家庭的固定支出,只有50%是可以分配的。鑒於短期需要資金來購房,由於已經購買商業保險,可以僅5%的資金留作機動和備用金,其餘45%用於做一些定期增利的產品。另外,如果擔心父母的健康,可以留一定的備用金。

  【解決方案】

  1 買房問題

  租房成本可轉為月供

  記者:對於夫妻倆來說,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買房了。李先生是否能在近期完成?

  苗青:我覺得,房價不斷攀升,建議他們應馬上著手購房計畫。首付部分,如為首次置業,購買150萬元的房子,首付40%,即60萬元。他們目前擁有的可套現資產就有50萬元,加上部分月收入結餘及年終獎,已可支付首付及5萬元的簡單裝修。至於貸款部分,建議公積金貸款與商業貸款結合。根據現行的貸款利率,他們申請公積金貸款最高可貸80萬元,剩餘10萬做商業貸款。按貸款年限30年計算出每月月供4800元左右,目前日常房租開支已基本可轉換為償付月供的開支了。

  記者:他們的家庭是否可承受更多的月供支出負擔呢?

  丁海峰:夫妻倆的購房目標是合理的,但購房主要目的是孩子出生可落戶,所以建議購房時間可放在1年後。他們每年可留存的資金約為16萬元,加上30萬存款已足夠付首期。而在已經為雙方購買重疾險情況下,家庭的保障已經相當充分。按照年收入35萬元計算,夫妻倆月均收入近3萬元,做20年供的房貸,每月供7000元房款足夠從其現金流中實現。

  記者:李先生對於租房和購房還存在矛盾,如果不考慮到戶口的因素,用自己所有的積蓄去換一套房子是否合適?

  孫妍:買房還是租房?在這裏可以算筆賬。

  ★假設買房:

  首付三成,45萬元。夫妻雙方可以使用組合貸款。假設申請到60萬元公積金貸款,其餘45萬元商業貸款。為了緩解現時的還款壓力,選擇還款期限25年,等額本息法,則每月還款6500餘元

  平時每月收入:2萬元

  平時每月支出:3000元生活費+500元公用事業費+2000元養車費+6500元房貸=1.2萬元

  平時每月結餘:8000元

  年末:11萬元年終獎-1萬元商業保險-1萬元回家過年=9萬元

  買房後剩5萬元流動資金,需要留2萬元備用金

  投資帳戶:3萬元+8000元/月+9萬元/年

  ★假設租房:

  平時每月收入:2萬元

  平時每月支出:3000元生活費+4000元房租及公用事業費+2000元養車費=9000元

  平時每月結餘:11000元

  年末:11萬元年終獎-1萬元商業保險-1萬元回家過年=9萬元

  流動資產:30萬元存款+10萬元股票+10萬元基金+1.1萬元/月+9萬元/年

  總體來說,買房的優點在於可以避免因為租金上漲對生活成本造成不可預計的影響,同時也有利於解決子女教育的問題。風險在於未來房價存在下跌可能,此外對於李先生夫婦資產的流動性有較大影響。租房的優點在於資產的流動性較好,風險在於未來租金的不確定性。

  2 教育金儲蓄

  記者:未來孩子的生活和教育費用將是家庭的一項長期支出,他們應該怎麼做?

  苗青:建議從現在起,每月將節餘收入的3000元用作儲蓄,作為未來小孩撫養費;而一旦有了寶寶,每月支出也將近3000元。

  丁海峰:銀行理財產品和基金定投可作為其首選投資品種,例如每月投入2000元做基金定投,當孩子到了讀書年齡,已經7年過去,按年均7%的基金定投回報計算,基金定投完全可應付孩子的教育費用。

  孫妍:孩子完成高中學業後留學海外,讀本科和碩士,總共5年,每年花費約為25萬元。假設通脹率為3%,每年教育基金的目標收益率是10%左右。據渣打銀行資產配置模型,他們每月應該撥出4000元左右作為教育基金,其中1800餘元用於股票投資,1800餘元投資債券,剩下400元可做投資另類資產。

  3 投資狀況

  降低股票配置

  記者:李先生家庭資產配置除了存錢,主要是買股票和基金,這合理嗎?

  丁海峰:我認為他們目前投資狀況不合理,應該將資產按3:5:2的比例投資於低級風險,中級風險和高級風險的產品:即每月去除固定開支的盈餘,應該增加銀行理財產品和基金定投和購買股票的比例。

  苗青:這對夫妻屬於“高收入、高壓力”群體,因此應以穩健投資為主,並逐步提高收入水準,以確保在每個人生階段,生活水準不會降低。在每月的結餘中,2000元作基金定投,另外1000元左右零存整取。

  許玉嬋:應減持部分的股票基金,留其中20%左右放在股票及基金市場,其餘20%可加入一些保本的收益產品及保障性產品。

  4 養老問題

  要考慮通脹壓力

  記者:等車子、房子、孩子都搞定後,養老問題開始成為下一個重點問題了。

  孫妍:在養老問題上,就要結合我上面所說的租房還是買房不同假設。如果是買房,夫妻倆如果將投資帳戶每月結餘的4000元,按照1800元、1800元、400元的比例分別投於股票、債券和另類資產,堅持到李先生退休後夫妻倆人每月將有望獲相當於目前8000元購買力的進賬貼補家用,一直可以到80歲。

  如果沒有買房,退休後就需要將房租開銷考慮在內。假設買房條件下,退休以後每月需要相當於現在8000元左右的錢補貼家用,那麼租房條件下則需要12000元左右。假設目標年收益率是9.7%,通脹率3%左右。從現在開始,夫妻倆需要每月撥出6000元左右為退休以後的生活作打算。其中債券和股票分別需要投資2700元左右,剩餘為另類投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