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從拍賣行跳到典當行 藝術品典當真品不足2成

「我家有很多類似的藏品,本想借拍賣會收回一些資金,沒想到流拍了。」昨天,市民張先生帶著一件清代的銅爐來到典當行,希望用這件藏品典當借款。據華夏典當行平安大街店經理申璐瑋介紹說,像張先生這樣沒有在拍賣會上拍出好價錢的藏家轉投典當行的客戶並不少。

  「這類客戶都很理性,對藝術品市場的認識也比較深刻,所以來典當的目的性很強。」申璐瑋介紹說,比如張先生,他對自己藏品的期望拍賣價格在20萬元以上,但這次只需要借款8萬元。記者瞭解到,藝術品市場的火熱一路蔓延到典當行,自今年中北京典當行接受藝術品典當以來,各家都接到不少生意,藝術品類型涉及書畫、玉器、象牙等。

  不過,典當行藝術品鑒定專家告訴記者,除了近期一些流拍藝術品,平時來典當的藝術品中,真品僅僅佔1至2成。許多來典當藝術品的人也是第一次知道自己的藏品是假的。「一般我們就跟人說收不了,怕打擊顧客,不敢直接告訴他們是假的」。

  還有相當一部分人抱著把藏品「賣給」典當行的心態,結果發現典當價格跟心理預期價格相差較大。藝術品評估的專家表示,與其他物品相比,影響藝術品價值的因素較多,作品質量、作品時間和作品的存世量都會影響到藝術品的價格,另外,藝術品價格還會受到一定時代的歷史背景、審美差異以及買家與賣家的主觀因素的影響。而典當這種形式從根本上說是一個融資的渠道,並不是藏家變現的最佳渠道。所以,如果藏家是抱著用藝術品獲取利潤的目的,通過拍賣會等渠道尋找最終買家比較划算。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