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人脈理財:真情+實力

最近流行一種說法,即29歲以前,屬於青春「保質期」,29歲以後,就Time out(過期)了,即所謂29歲現象。張愛玲說:「成名要趁早。」致富亦然。因此,想在青春歲月創出一翻事業來,就要趕在青春「過期」之前。你是否想在29歲前成為富翁呢,學會下面的「人脈理財法」也許會給你帶來奇跡般的效果。

  內修工夫+外營人脈

  所謂理財,只能靠錢賺錢?儘管市面上理財書籍教的致富方法,大多是以投資工具為媒介,但積累資產的方法不只一種,有人懂得善用投資工具,大賺機會財;有人則專營人脈圈,年輕時願意多付點交際費當學費,先蹲後跳,隨之而來的是職位、薪水的提升以及見識的增廣,已經不是可以用報酬率這類數字來衡量的了。

  外營:深耕職場關係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就開始投資房地產的李雨,對於理財工具的知識比一般人還要強,卻沒有用於自己的資產規劃,「我沒有很刻意存錢或尋求投資,我認為投資自己最重要!」他說。

  李雨對自我的投資,包含了進修與人脈兩項。他曾在上海一家最高級的休閒俱樂部待了7年,做到市場總監,舉辦過數十場的大型休閒運動賽事,招待過阿加西、張德培等世界運動名將。

  休閒俱樂部是達官貴人的匯聚之所,李雨從一個小專員開始,只有一千多元的薪水,他卻捨得請客吃飯、多結交朋友,而非存起來。「你知道嗎?光聽他們講話就覺得收穫頗豐!」他覺得這交際費花得太值了。他的專業是市場營銷,深耕人脈的作用很快便「發酵」般擴散,各方人士大力贊助並參與他所舉辦的活動。不過三年,他便躋身年薪百萬一族了。

  李雨實行的就是「人脈理財法」:藉由結識比自己更優秀的人才,協助事業或眼界的拓展。理財專家也認為:投資在理財的時間愈長就表示投資在自己身上的時間愈短,而增加自己這個「人力資本」,如增加學歷、才能、提升工作技能與人際關係,比投資所得的利息更多。這個建議特別適合初入社會三五年的青年,正逢職涯起步,最重要的是積累專業知識與建立職場關係,與其算計一些蠅頭小利,倒不如將時間成本花在經營本業,工作表現好,陞官加薪也不遠了。

  內修:打響自我口碑

  人脈理財,需要真才實學相輔相成,指的是專業知識與敬業態度。在工作上肯下苦工是第一步,博得客戶、上司、同事的信任,先有工作表現為基礎,人脈的加分效果才明顯。

  27歲的楊慶,前一份工作是精品公關公司的專員,如今,則是國內某知名鐘錶代理公司的公關經理。當初尚未正式上班,公司就送來一支市價20萬的名表當作員工福利。不少人欣羨她能得到這個好職位,楊慶則說獲得職涯攀升的機會連自己都覺得意外,因為是老闆主動找上她的。

  原來現在的老闆曾經是她的客戶,認同楊慶的辦事能力;當底下有缺,便將她列為候選人之一。而之所以被公司選中,「後來我才知道,老闆曾問過幾位媒體記者的意見,最後選了我。」由於她與媒體接洽時,會針對不同屬性的媒體提供多元的新聞角度,這份努力讓記者肯定其專業,若有人問起楊慶的工作能力,想必多是美言。往往就是因為共事的好印象,就算沒有刻意經營關係,無形之中也幫你牽起好人脈,因此實力與人脈的養成不能偏廢。

  真誠付出,心薪相印

  「人脈理財法」並不適合急欲一步登天的人,關係是一種長期投資,要細火慢燉,誰也算不準它在何時才開花結果,甚至要有心理準備,不一定有職位、薪資等實質回饋。

  人脈的回饋是以各種形式展現在你的生涯中。結識優秀的人就像李雨所說,聽他們講話都有收穫!當你面對人生關卡、遭遇困境之際,往往能從好的人脈那兒得到指引和幫助,他們或許無法在事業上給予直接幫助(通常若你值得信任,他們必會拔刀相助),但有時一句話就讓你受益無窮。

  而最會經營人脈者都不約而同地透露:與人結交,真心為貴。美國知名企業家與激發潛能大師博恩·崔西(Brain Tracy)指導學員銷售成功術時,最常掛在嘴邊的就是「真誠地關懷你的顧客」。他說:「你越關懷你的顧客,他們就越有興趣跟你做生意,一旦客戶認定你是真心關懷他的處境,不論銷售的細節或競爭者如何,他都會向你購買。」做成生意只是結果,崔西教導的重點是以真誠贏得人心。

  試想,當你滿腦子利益取向時,與人相交就顯得虛情假意,很難贏得真情實意。但人脈之所以有用,是對方真心認同你,珍惜這份情誼,才會在適當的時候助你一臂之力。相對於點滴累積的「節流法」,人脈理財屬於「開源法」,助你事業上處處逢源,也能幫你結交值得的人生緣分。懂得人脈理財者,有形與無形的人生財富將由你掌握。
返回列表